每一年的氣候變化都不同,有時候會旱,有時候會澇。人們總是說2023年是一龍治水,那么一龍治水代表的是哪一種情況呢?旱還是澇呢?氣候變化的狀態(tài)對農(nóng)作物的收成有極大的影響,百姓應該提前了解這一年的氣候變化,才能應對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
一龍治水是什么
在時間方面來看,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開始,數(shù)到正月十二,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屬,其中"辰"屬便是"龍"。如果"辰"字排在初一,當年就是一龍治水,排在初二就是"二龍治水"。這里的辰日并不是一個特定的日子,一共有五個,分別是戊辰、庚辰、壬辰、甲辰和丙辰,它們都是每隔12天就出現(xiàn)一次,因為對應的天干不同,所以辰日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。經(jīng)過推算,2023年正月初一,為癸卯年癸丑月庚辰日,所以2023年是一龍治水。
2023一龍治水是旱還是澇
2023年被稱為一龍治水的年份,又稱為"水兔年",按照農(nóng)村老人的說法,"龍多不治水",以及"龍多旱,龍少澇",今年一龍治水,推測雨水會偏多,可能有洪澇災害。這只是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,一種當時流傳的推測年景的方式而已,加上現(xiàn)在氣候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有時候這些諺語有可能也不太準確。所以2023年是旱還是澇,還是根據(jù)當年的情況來看最好。
2023年是澇年還是旱年
在天文學之中,根據(jù)相關的說法來看,2023年由于月亮運動的規(guī)律,受潮汐影響較大,月亮赤緯角在最大值時期,中國北方洪水將達到高潮,南方進入多雨期,所以很有可能是澇年,大家要做好防范準備工作。也有網(wǎng)友推測由于2023-2025年為月亮赤緯角最大值時期,中國北方洪水將達到高潮。南方進入多雨期,致災風險加大,并有可能出現(xiàn)極端天氣,應提前做好防災救災準備工作。人們也要提前了解天氣變化,重視預警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