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,在除夕夜里,窗外雪落無聲,屋內(nèi)燈光暖人,鍋里熱氣騰騰。把所有的思念與祝福,都包進(jìn)那薄薄的餃子皮!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,越煮越覺得有滋味,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,盛上餃子,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。正是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的伊始,吃餃子取“更歲交子”之意,“子”為“子時”,“交”與“餃”諧音,有“喜慶團(tuán)圓”和“吉祥如意”的意思。
1,年糕。過年吃年糕,寓意著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高。用糯米粉過了篩子之后加入水,蜂蜜,活成比較硬的面團(tuán),再把蜜棗或者大棗,貼在粉團(tuán)子上面上鍋蒸熟。又黃又粘,香甜可口。
2,炸丸子。無論是粉條丸子還是,又大又胖的肉丸子,都是過年必備的美食,寓意著團(tuán)團(tuán)圓圓,合家團(tuán)圓的意思。炸丸子香噴噴的,光是聞著油炸的香味,就讓人垂涎三尺。
3,吃魚。過年了是一定要吃魚的,大年三十晚上吃,而且不能吃完,留到第二天新年,寓意著年年有余。而且還要留頭留尾,表示新年有頭有尾。
其實不管吃餃子的寓意是什么,大家也都不會拒絕餃子在餐桌上出現(xiàn),畢竟餃子還是很美味的。過年的傳統(tǒng)飲食除了餃子還有很多,比如說元宵節(jié)的元宵,這些也都是一個個節(jié)日的代表,也同樣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期愿,值得我們?nèi)チ私夂完P(guān)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