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上元節(jié),我國把元宵節(jié)稱為上元節(jié),那下元節(jié)是什么節(jié)呢?其實下元節(jié)也是我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每年的農歷十月十五是下元節(jié),又稱“下元日”。那么下元節(jié)究竟是什么節(jié)?下元節(jié)的來歷又是怎樣的呢?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。
下元節(jié)為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農歷十月十五,亦稱"下元日"、"下元"。
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(jié),乃慶元宵,古已有之;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(jié),祭祀先人;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(jié),祭祀祖先。
下元節(jié)的來歷與道教有關。道家有三官,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、謂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,這三天被稱為"上元節(jié)"、"中元節(jié)"、"下元節(jié)"。下元節(jié),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,俗謂是日。
上元節(jié)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,中元節(jié)就是七月十五民間所謂的“鬼節(jié)”,而下元節(jié)被人們遺忘的比較久了,相關的民間風俗基本已經消失。
人生在世,難免遭遇苦厄,而信仰道教的那些古代人民,或者說,雖不信仰卻對其文化內涵有一定程度認同的老百姓,都很看重水官大帝“除困解厄”的本領。在這一天,人們祭祀祖先、迎接水官大帝,以求得困厄的舒解與人生的安詳。下元節(jié)與上元節(jié)和中元節(jié)一起,構成了先民對人生感受、祈福、贖罪、解困等完整的生命體驗,節(jié)日的范式不過是這種生命哲學的文化表達而已。
焚“金銀包”等祭拜祖先亡靈的活動:民間折紅綠紙為仙衣,折錫箔為銀錠,裝入白紙糊的袋中,正面寫“謹言冥寶一封、彩衣一身上獻某某受納”,下書“子孫某某百拜”,背面寫“某年、某月、某日謹封”,俗稱“金銀包”,叩拜后焚化。除此以外,還有其它常見的祭拜祖先活動。
道教專門場所的有關活動:這一天,道觀做道,為民眾解厄除困,民眾前往道觀觀祭,并在道觀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。
祭禹:水官大帝禹的誕辰日,各地禹廟等大禹紀念場所常有祭拜活動。
做糍粑等食俗:這一天,人們在家中做糍粑并贈送親友,蒸麻腐包子等。
家中拜祭下元水官:每逢下元節(jié)來臨,水官下降凡間巡查人間善惡,為人們解除災難。家家戶戶張燈三夜,在正廳上掛著一對提燈,并在燈下供奉魚肉水果等。
“水色”等戶外活動:水,和“水官”有關,色,色彩豐富。一般是扎彩船,在河中巡游。水色由此得名。
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都體現(xiàn)著我國的文化!所以我們要多了解也是對中華民族的熱愛,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與流傳!
八字精批參照出生日期詳細解讀命盤,挖掘您命定的事業(yè)財富機遇 、感情運勢,讓您把握先機掌控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