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,一是在這時候父母會對自己和顏悅色也不會問作業(yè)做完了沒有,二是會有新衣服新裝扮,而第三個也就是最重要的——會有壓歲錢了。那么春節(jié)為什么要給壓歲錢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壓歲錢,又稱“押歲錢”、“守歲錢”等,是年俗的節(jié)物之一。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(zhèn)惡。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,所以用壓歲錢壓,幫助小孩平安過年,祝愿小兒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。壓歲錢歷史起于漢代,春節(jié)拜年時,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,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,因為“歲”與“祟”諧音,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。
古時候,有一種小妖叫“祟”,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,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,接著頭疼發(fā)熱。因此,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,叫做“守祟”。
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,視為心肝寶貝。到了年三十夜晚,他們怕“祟”來害孩子,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。孩子玩累了睡著了,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,夫妻倆不敢合眼。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,吹滅了燈火,“祟”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,枕頭邊就迸發(fā)道道閃光,嚇得“祟”逃跑了。第二天,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“祟”的事告訴了大家,以后大家學著做,孩子就太平無事了。
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,暗中來保護孩子的。因為“祟”與“歲”諧音,之后逐漸演變?yōu)椤皦簹q錢”。春節(jié)為什么要給壓歲錢,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守護!
一說,源于古代“壓驚”。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“年”,隔365日后之夜,就要出來傷害人畜、莊稼。小孩子害怕,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“年”,用食品安慰小孩,即為“壓驚”。年久日深,便演變?yōu)橐载泿糯澄铮了伪阌小皦后@錢”。據史載,王韶子南陔,因被壞人背走,于途中驚呼,才被皇車所救,宋神宗即賜了他“壓驚金犀錢”。以后才發(fā)展為“壓歲錢”,這也是春節(jié)為什么要給壓歲錢。
二說,它最早出現于唐朝宮廷,當時宮中有散錢之風。王仁裕在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中云:唐玄宗天寶年,“內廷嬪妃,每于春時,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?!蓖踅ㄔ凇秾m詞》中載:“宿妝殘粉未明天,總立昭陽花樹邊。春日內人長打白,庫中先散與金錢?!睆拇喝铡皵S錢為戲”,到“散與金錢”,后又發(fā)展到贈“洗兒錢”。據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稱,楊貴妃生子時,“玄宗親視之,喜贈貴妃洗兒錢”,以賀喜驅邪。至宋、元,便形成一種民俗。它與正月初一春節(jié)結合,形成早期的“壓歲錢”。但當時還沒有流通的貨幣,而只是一種特制的“壓歲錢”。
三說,傳說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,就有野獸趁著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里的孩子叼走吃了,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,但是有一次,一位母親把一枚銅錢裝在紅色的袋子里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,結果發(fā)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小孩了,所以,從此以后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小孩或者晚輩壓歲錢。那個“歲”據說就是野獸的名稱,這就是紅包的由來。
所以,春節(jié)為什么要給壓歲錢,不管是民俗的角度還是傳說故事,都說明壓歲錢一定要給的呀!壓歲錢里是長輩們對你的愛與守護,所以,要好好珍惜,也要常懷感恩之心額!